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。
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:“今乘异产以从戎事…张脉偾兴,外强中干。” 意思是打仗时乘用异国的马,紧急时马就会血脉张动,外表很强大,实际内里很空虚。后多用来形容外表强大而实际虚弱的事物。
形容高大雄伟,不可动摇。
不是根据常 理所能想象到的。《周易·涣》:“涣有丘,匪夷所思。” 夷(yí):平常。
也说身无长物。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:“恭作人无长物。” 指王恭置备的东西没有多余的份额。后用以形容穷困,除一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。长(cháng,旧读zhàng)物:多余的东西。
从道义上讲不允许推托、拒绝。
像鼎的三条腿那样站立着,比喻三方面的势力对峙。
一应:一切;俱:都。一切齐全,应有尽有。
学海:知识。学问的海洋无边无际。
原作茹苦含辛。宋苏轼《中和胜相院记》:“佛之道难成,言之使人悲酸愁苦…无所不至,茹苦含辛,更百千万亿生而后成。” 形容受尽种种辛苦。茹: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