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代王守仁的唯心主义认识论命题。反对“知在行先”的说法,认为“知是行之始,行是知之成”。又说“未有知而不行者;知而不行,只是未知”。知,即致吾心之良知;行,即致良知于事事物物。知行合一的本体是良知。
唐韩愈《与孟尚书书》:“汉氏已来,群儒区区修补,百孔千疮,随乱随失。” 原形容到处都是漏洞,后也比喻局势败坏或破坏严重,已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。
本来没有理,硬说成有理。
形容非常欢乐的样子。
含着糖逗小孙子,形容老年人闲适生活的乐趣。
口角:嘴边。原指言语评论如春风之能生长万物。后比喻替人吹嘘或替人说好话。
学识广博,有多方面的才能。
(做事)从头到尾都很完美一致。
形容条理分明,丝毫不乱。《荀子·儒效》:“井井兮其有条理也。”。
盔、甲:头盔和铠甲。跑得连盔甲都丢了。形容打败仗后逃跑的狼狈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