与妍同笔画的字

[ shé ] [ zhé ] [ zhē ]

[ shé ] 1.断(多用于长条形的东西)树枝~了。桌子腿撞~了。 2.亏损~本儿。~耗。 3.姓。 [ zhé ] 1.断;弄断骨~。把树枝~断了。 2.损失损兵~将。 3.弯;弯曲曲~。百~不挠。 4.回转;转变方向转~。刚走出大门又~了回来。 5.折服心~。 6.折合;抵换~价。~账。~变。 7.买卖货物时,照标价减去一个数目,减到原标价的十分之几叫做几折或几扣,例如标价一元的减到九角叫做九折或九扣,减到七角五分叫做七五折或七五扣对~。打九~。 8.元杂剧每一个剧本分为四折,一折相当于后来的一场。 9.汉字中有曲折的笔画,形状有“乛乚꒒乙”等。 10.姓。 11.折叠~扇。~尺。她把信~好,装在信封里。 12.折子奏~。存~儿。 [ zhē ] 1.翻转~跟头。 2.倒(dào)过来倒过去水太热,用两个碗~一~就凉了。

[ shù ]

[ shù ] 1.捆绑;系(jì)~缚。腰~皮带。 2.量词。用于捆起来的东西一~鲜花。 3.加以限制或受到限制约~。拘~。~手~脚。 4.捆扎成把或聚集成条状的东西花~。光~。 5.事情的结末收~。结~。 6.姓,作姓氏,仍然读作“shù”。山东汶上城东有"朿"姓,音同捆,与束不同。

[ yì ] [ dié ]

[ yì ] 1.同“逸”。 2.放荡淫~。~游。 3.美~女。 4.姓。 [ dié ] 古同“迭”,轮流,更替。

[ yí ]

[ yí ] 1.沂河,水名,发源于山东,流入江苏。 2.姓。

[ gēng ] [ gèng ]

[ gēng ] 1.改变;改换~改。~换。 2.经历少(shào)不~事(年纪轻,没有经历过什么事)。 3.旧时夜间计时的单位。一夜分为五更,每更约两小时三~半夜。 [ gèng ] 1.副词。 2.更加;越发~好地为人民服务。 3.再~上一层楼。

[ yú ]

[ yú ] 1.剩下来的;多余的~粮。 2.零数十~人。一斤~。 3.文言人称代词。我。 4.“餘”,另见“馀”

[ lì ]

[ lì ] 1.锋利;锐利(跟“钝”相对)~刃。~爪。 2.顺利;便利不~。成败~钝。 3.利益(跟“害、弊”相对)~弊。有~。兴~除害。 4.利润或利息暴~。薄~多销。本~两清。 5.使有利~国~民。毫不~己,专门~人。 6.姓。

[ sòng ]

[ sòng ] 1.周朝国名(前11世纪中叶—前286)。在今河南商丘一带。为齐所灭。 2.朝代名。1.南朝之一(420—479)。刘裕灭东晋后建立。建都建康(今南京),国号宋,史称刘宋。为南齐所灭。2.(960—1279)赵匡胤灭五代后周建立。建都汴梁(今河南开封),国号宋,史称北宋。1127年4月为金所灭。5月赵构重建政权,建都临安(今浙江杭州),史称南宋。1279年为元所灭。北宋、南宋合称两宋。 3.响度单位。一毫宋约相当于人耳刚能听到的声音响度。旧写作𠳼。

[ shěn ] [ chén ]

[ shěn ] 姓。 [ chén ] 同“沉”。现在通常写作沉。

[ shā ] [ shà ]

[ shā ] 1.细小的石粒风~。防~林。飞~走石。 2.像沙的东西豆~。 3.姓。 4.(嗓音)不清脆,不响亮~哑。~音。 5.沙皇~俄。 [ shà ] 摇动,使东西里的杂物集中,以便清除把米里的沙子~一~。

展开更多

您可能感兴趣的内容广告

    猜你感兴趣广告

      猜你关注广告

        猜你喜欢广告